学校主页   /   招生电话:029-86168200    
 
 
优秀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位工作 > 优秀论文 > 正文

2023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公示

2023-06-12        点击: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

本年度,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推荐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计155篇,其中机电人文类62篇(学硕27篇;专硕35篇);大化工类93篇(学硕48篇;专硕45篇)。根据《陕西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文件要求,经学校评审,共评出11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硕45篇;专硕67篇),现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6月12日-6月15日

如有意见请6月15日16:00前以书面方式反馈至研究生院学位科。

联系电话:029-86168202

2023年校优秀硕士论文评选结果公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所在学院

姓名

学科专业

学位论文题目

学生类型

1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静瑄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愈性缓释型胶原/NH2-MIL-101(Fe)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术型

2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少婷

轻工技术与工程

ZIF-8/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对 Cr(VI)的光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学术型

3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聪敏

轻工技术与工程

纳米纤维素基多功能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学术型

4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磊

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工程

高分散GO在淀粉及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应用及性能研究

学术型

5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崔书源

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工程

基于海藻酸钠/明胶多功能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术型

6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范明亮

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工程

基于多重氢键作用的纤维素酶催化-回收体系构建及性能研究

学术型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贤

材料科学与工程

Sr1-xErxTiO3陶瓷的氧空位调控和巨介电性能研究

学术型

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雒甜蜜

材料科学与工程

碳氮负载钌基析氢电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学术型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付常乐

材料科学与工程

富镍磷化物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学术型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钰

材料科学与工程

碳酸氧铋基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学术型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家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

Ce1-xMxO2-x/2磨粒的制备及其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的研究

学术型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迁

材料科学与工程

钒酸铋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学术型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书瑜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介电性能研究

学术型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席胜

材料科学与工程

壳聚糖基太阳能界面蒸发器的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

学术型

1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津凡

材料科学与工程

静电纺丝制备Ni@SiC/CNFs复合材料及其微波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学术型

16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涛之

环境科学与工程

过渡金属对生物炭氧化活性的调控及对塑料衍生污染物双酚A的去除机制研究

学术型

1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宇

环境科学与工程

低温等离子体耦合负载型镍基催化剂重整甲苯的研究

学术型

1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邢戎光

环境科学与工程

西安市大气-植被中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特征及分配机理研

学术型

19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半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毒力因子LLO调控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对噬菌体敏感性的研究

学术型

20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潘瑞媛

食品科学与工程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核酸生物传感器用于动物源食品掺假检测的研究

学术型

21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廖思晨

食品科学与工程

原儿茶醛对藤黄微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抗菌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

学术型

2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荣令爽

食品科学与工程

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学术型

23

机电工程学院

金加庚

材料加工工程

Al5052板材双侧自冲铆接成形机理及连接性能研究

学术型

24

机电工程学院

万戈辉

材料加工工程

基于分区域软模调控的板材精密成形工艺基础研究

学术型

25

机电工程学院

刘明玥

机械工程

连续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的研发及CF/HA性能研究

学术型

26

机电工程学院

施威杰

机械工程

基于时延Petri网的制造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学术型

27

机电工程学院

方子文

机械工程

Ni基宽温域自润滑涂层中固体润滑剂的耗散机制及涂层延寿方法研究

学术型

28

机电工程学院

王泽群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纳米材料调控界面导热及蒸发机理研究

学术型

29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杨俊波

电气工程

非理想电网情况下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学术型

30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刘启亮

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于RFS空概率的多移动传感器避碰与围捕方法研究

学术型

31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赵智

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于L-RFS的可分辨群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学术型

32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陈咪

电子科学与技术

BaTiO3基陶瓷的设计制备与储能特性研究

学术型

33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张栋

软件工程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医学影像语义分割方法研究

学术型

34

化学与化工学院

周建锋

化学工程与技术

Bi2Sn2O7基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术型

35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许静静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茂铁基聚合物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

学术型

36

化学与化工学院

尚青青

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于环糊精主客体作用构筑的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增强CDT研究

学术型

37

化学与化工学院

吴静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化学动力学治疗性能研究化学动力学治疗性能研究

学术型

38

化学与化工学院

黄柔

化学

基于三核簇基MOF的多金属化、高温结构转变机制与电催化性质调控

学术型

39

化学与化工学院

张沛

化学

机械力促进的钯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研究

学术型

40

化学与化工学院

黄冠杰

化学

铟催化双分子亚胺的环化反应合成吖啶光催化剂

学术型

41

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莹

企业管理

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对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

学术型

42

设计与艺术学院

王利欣

设计学

文化基因传承视角下渭北地区乡村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

学术型

43

文理学院

李智智

物理学

施主受主共掺杂对ZnO-Bi2O3系压敏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学术型

44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杨芸

数学

具有时滞的浮游生物反应扩散模型的分支研究

学术型

45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尚娇妍

数学

基于重叠函数的邻域粗糙集与多粒度模糊粗糙集

学术型

46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睿祯

材料与化工

植物多酚介导组装胶原基超分子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专业型

47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崔博强

材料与化工

功能性仿生胶原基质生物电子皮肤的构建及评价

专业型

48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俊帆

材料与化工

玄武岩纤维基复合泡沫的制备及其吸音隔热性能研究

专业型

49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亚楠

材料与化工

基于胶原蛋白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专业型

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甜甜

材料与化工

ZnO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低温气敏性能研究

专业型

5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梦

材料与化工

碳纳米管的水性分散及其性能研究

专业型

5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星宇

材料与化工

PEDOT:PSS柔性薄膜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

专业型

5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欢欢

材料与化工

SiC/C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专业型

5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齐明

材料与化工

激光法制备紫磷烯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专业型

5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党培培

材料与化工

Bi4Ti3O12基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专业型

5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曹一凡

材料与化工

氧化钨晶体的缺陷构筑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专业型

5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宋盼盼

材料与化工

A位双掺铌酸银基反铁电陶瓷的储能性能研究

专业型

5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浩

材料与化工

一维碳基光热防护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专业型

5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靳明

材料与化工

氮掺杂中空碳球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专业型

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毅

材料与化工

Co基多元合金复合锂金属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专业型

6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董

材料与化工

基质复合长余辉碳点的制备及其室温磷光性质的研究

专业型

6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浩华

材料与化工

Laves相V2Hf合金V-Hf-Nb/Ta的孪晶殖入及其对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专业型

6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桥

材料与化工

基于ZIF-8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专业型

6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杰

材料与化工

黑磷量子点增强型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制氢应用研究

专业型

6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雨笛

环境工程

活性污泥EPS碳源释放规律及强化脱氮效果研究

专业型

66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潘凡

资源与环境

MOF基阴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水中硝态氮性能研究

专业型

6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妍

资源与环境

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同解离形态的光化学转化行为

专业型

6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丁少淇

资源与环境

聚合物修饰碳纤维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

专业型

6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晨

资源与环境

Fe改性g-C3N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专业型

70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如甜

食品工程

凤香型白酒蜜香特征风味解析及陈化技术研究

专业型

71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林萍

生物与医药

基于乳液模板法的甘油二酯油凝胶制备及烘焙应用研究

专业型

7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京忆

生物与医药

截短侧耳素芳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专业型

73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辛亮

生物与医药

含芳基季铵盐侧链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专业型

74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佳浩

生物与医药

天然低共熔溶剂中脂肪酶催化高酸价米糠油脱酸同步制备甘油二酯的研究

专业型

75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潘越

生物与医药

大蒜精油纳米乳液对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及应用

专业型

76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宁宁

生物与医药

溶藻弧菌群体感应元件AphA的毒力调控机制研究

专业型

77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丽

生物与医药

生鲜肉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高灵敏现场拉曼检测研究

专业型

78

机电工程学院

左俊娴

材料与化工

(α2+γ)双态细晶高铌TiAl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

专业型

79

机电工程学院

韩宝健

材料与化工

热压缩载荷作用下CNTs/Mg复合材料细观模拟及组织性能表征

专业型

80

机电工程学院

杨力嘉

机械

钽酸盐三元金属氧化物高温结构演化及润滑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专业型

81

机电工程学院

吴晨静

机械

Si3N4与双相不锈钢在模拟镀铜废液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专业型

82

机电工程学院

刘健

机械

浮动式航空渐开线花键副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专业型

83

机电工程学院

朱朝龙

机械

仿木年轮结构的氮化硅基陶瓷强韧化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专业型

84

机电工程学院

任少坤

能源动力

CO2提采中指进特性及传质影响规律的模拟研究

专业型

85

机电工程学院

牛瑶

能源动力

基于乙醇预处理的果蔬CO2膨化干燥试验研究

专业型

86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徐鹏

电子信息

中子伽马甄别能谱仪系统设计与实现

专业型

87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杨占斐

电子信息

基于White Rabbit协议的高精度谱仪信号采集电子学系统研制

专业型

88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褚旋梓

电子信息

废液焚烧烟气脱硫超低排放控制策略研究

专业型

89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张佳彬

电子信息

基于变结构光源的“FPGA+PC机”纸病检测系统研究

专业型

90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王丹彤

电子信息

基于机器学习的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预测与分析研究

专业型

91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张志雄

电子信息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i研究

专业型

92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陈昕

电子信息

铋基钙钛矿型压电陶瓷的相变行为及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专业型

93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冯文斌

计算机技术

基于车道线和驾驶员意图识别的车辆偏离预警方法研究

专业型

94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张坤梁

计算机技术

机器学习驱动嵌段聚丙乙烯极值热导率优化与预测研究

专业型

95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王瑞婷

计算机技术

水声目标信息融合识别技术研究

专业型

96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耿信哲

计算机技术

面向遥感影像分析的模型压缩技术研究与应用

专业型

97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闫瑞

电子信息

基于深度学习的山羊目标检测和姿态分析方法研究

专业型

98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刘虎林

计算机技术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专业型

99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陈嘉敏

材料与化工

MOFs衍生的碳化钼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吸波性能的探究

专业型

100

化学与化工学院

李迎

材料与化工

镍基双金属磷化物/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专业型

101

化学与化工学院

李莉

材料与化工

革屑基碳点的改性及防伪应用

专业型

102

化学与化工学院

吴屹立

材料与化工

电沉积制备硫化镍基和磷化镍基材料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

专业型

103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陈莉君

材料与化工

环糊精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专业型

104

化学与化工学院

薛新

材料与化工

氮化碳纳米流体润滑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研究

专业型

105

化学与化工学院

刘娜

材料与化工

分离乙二醇二乙酸酯的液液相平衡研究及工艺模拟

专业型

106

化学与化工学院

周林省

材料与化工

CoFeOX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专业型

107

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雨薇

金融

新能源产业指数期权合约设计及定价研究

专业型

108

设计与艺术学院

李灵君

工业设计工程

中底硬度和鞋垫材质对防护靴减震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专业型

109

设计与艺术学院

赵秦欣

机械

基于形态语义的唐风陶瓷设计研究

专业型

110

文理学院

郭淼玮

英语笔译

目的论视域下NASM-CPT本地化项目汉译实践报告

专业型

111

教育学院

舒民娟

教育管理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现状调查研究-以X市为例

专业型

112

教育学院

令芝红

教育管理

陕西省T市小学初任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研究

专业型

上一条:关于做好2024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陕西省优博论文风采展示

打印 /    / 关闭 /

 陕西科技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是“西迁群体”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7号
710021
yjsy@sust.edu.cn
029-86168203
029-86168200(研招办)

     

Copyright © .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Technical & Support 技术支持:新势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