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根据“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于2025年5月至9月举办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主题
志愿服务多维赋能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
三、赛事安排
(一)参赛对象及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须为陕西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和已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和本研贯通学生。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参赛队员为 5-12 人,其中设队长 1 名。团队设指导教师 1-2 人。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实施参与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得过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系列大赛奖项的项目不能参赛(在原作品基础上有实质性的创新和进展的除外)。
(二)赛事范围
本次赛事聚焦已经开展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是单个独立的活动,也可以是长期可持续的活动,时间段为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
(三)赛事组别
赛事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相关志愿服务,根据活动性质和特点分为三个组别,具体如下。
1.科技类志愿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升级、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智慧乡村与数字农业建 设(集成智慧乡村技术、搭建数字乡村平台、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农业科技指导与人才培育(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农业科普活动开展)等志愿服务。
2.教育类志愿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实践中的助学支教、文化传播(含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科普文化等)、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
3.管理类志愿服务:乡村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便民利民、助老服务、 扶贫帮困、环境治理、卫生保健、矛盾调解、行政管理、社区治理、 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说明:本赛事鼓励研究生将各类人工智能技术与乡村发展痛点深度融合,开展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活动,以人工智能撬动乡村发展变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关键增量。
(四)赛事内容(决赛)
本次赛事主要考察研究生的志愿服务技能,不包含志愿服务管理。赛事设定的三个组别都需要考核研究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实践技能和分析、研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赛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知识测试、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和志愿服务案例分析三个环节。
1.志愿服务知识测试
参赛团队所有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一定数量有关志愿服务和乡村振兴知识的题目。题目从联盟成员单位和从事志愿服务的相关专家中征集,组成志愿服务知识测试题库。竞赛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时长40分钟,满分100分。该项成绩为参赛团队成员平均成绩,占参赛团队总成绩的20%。
2.志愿服务工作展示
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包括 VCR 视频播放、PPT汇报和现场评委提问三部分。参赛团队设计并制作VCR视频和汇报PPT,VCR视频主要展示团队志愿服务的精彩视频和典型案例(时间不超过3分钟),PPT主要展示团队志愿服务的总体情况(时间不超过7分钟),包括活动概况、活动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已有成效等方面。比赛当日根据抽签顺序进行展示,参赛团队首先播放VCR视频,再进行PPT汇报,最后是专家提问(时间不超过3分钟)。该项成绩占参赛队伍总成绩的50%。
3.志愿服务案例分析
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后直接进行志愿服务案例分析。参赛团队现场抽取相关题目,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进行阐述和分析,准备时间和回答时间总计不超过6分钟。现场评委根据参赛团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该项成绩占参赛团队总成绩的30%。
四、校赛选拔
(一)竞赛筹备
5 月 19 日-6 月 9 日,各学院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做好学院参赛作品选拔工作。各学院负责人于6 月 9 日前将附件1、附件2、附件6发送至1115900848@qq.com。附件2请根据学院推荐顺序进行排序,最终根据组委会公布的推荐比例报送参加决赛的团队。
(二)项目选拔辅导
暂定6月16日(星期一)进行校赛选拔辅导,请各团队负责人根据工作群内通知准备相应评审材料(汇报PPT、VCR视频、参赛作品)。
(三)校赛交流工作群
意向参与比赛的队伍可扫描下方群二维码加入校赛交流 QQ 群
(或搜索群号:891123124),备注“学院+团队名称+姓名”。后续竞赛相关内容群内发布。

(四)推荐参赛
校赛选拔的优秀团队作品参加 2025 年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经学校批准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报名。未参加校赛选拔赛和提交资格审查承诺书的团队,学校不予批准参加国赛。
五、联系方式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卢文玉 86168123
机电工程学院 王改梅 86168302/13227079657
机电工程学院 朱禹清 19591512577
相关链接:
https://cpipc.acge.org.cn//cw/detail/2c90800c7a132603017a13 9d4bfb06db/2c90801796c909030196ce171a300835(赛事邀请函)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