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招生电话:029-86168200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2017年“导师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一百八十六)

2017-04-10        点击:

4月6日下午,应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邀请,国家一级编剧、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争光老师,在深圳市“杨争光文学与影视艺术工作室”负责人谢瑛老师、助理路尧等陪同下,来我校交流访问。杨争光老师在逸夫楼学术报告厅做客“导师论坛”,为师生们带来题为“新媒体视野下的阅读和创作”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设计与艺术学院老师李静博士主持。

杨争光老师结合新媒体发展,讲述新媒体拓宽了阅读、发表及传播渠道,为阅读与表达带来了便捷性。针对当下文坛的现状、评奖体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杨争光老师分析了新媒体的兴起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杨争光老师指出,在当前话语权不再局限于精英的背景下,新媒体对文化霸权提出了挑战,也带给我们普通人更多表达的可能性。在“只要我愿意,我就能表达”的时代,进行创作要有阅读量,也应该具有有效性。杨老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和创作经验,提出应根据兴趣选择经典阅读,要具备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对碎片知识的整合与再造能力,并寄希望于年青一代,搞艺术创作一定要注意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而非做“口袋大师”“图书馆大师”。

杨争光老师的报告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师生们被杨老师在无书可读的年代所表现出的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打动,对杨老师坚持手写创作表示敬佩,深切地体会到在有书可读的时代,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与表达。

李静博士在总结发言中,鼓励有编剧理想的同学们利用新媒体手段,多阅读、多尝试创作,做长远的人生规划。

新闻小贴士:

杨争光,诗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57年生于陕西乾县,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诗歌、小说、影视剧写作。著有《蓝鱼儿》、《公羊串门》、《老旦是一棵树》、《黑风景》、《棺材铺》、《驴队来到奉先畤》、《越活越明白》、《从两个蛋开始》、《少年张冲六章》等小说;电影《双旗镇刀客》编剧,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编剧(与冉平合作),《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策划。作品曾获夏衍电影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小说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2015深圳读书月”首届年度作家,2015《时代人物》“中国绅士”。2016年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杨争光说”。

上一条:“未央导师论坛”系列学术报告(第266讲)

下一条:2017年“导师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一百八十三)

打印 /    / 关闭 /

 陕西科技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是“西迁群体”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7号
710021
yjsy@sust.edu.cn
029-86168203
029-86168200(研招办)

     

Copyright © .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Technical & Support 技术支持:新势力网络